公司概括
新闻中心
长沙将推行干湿分类,10月底前全市实现
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的《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》显示,2020年底,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,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;2025年前,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。
这46个城市是: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庆,石家庄、邯郸,太原,呼和浩特,沈阳、大连,长春,哈尔滨,南京、苏州,杭州、宁波,合肥、铜陵,福州、厦门,南昌、宜春,郑州,济南、泰安、青岛,武汉、宜昌、长沙,广州、深圳,南宁,海口,成都、广元、德阳,贵阳,昆明,拉萨、日喀则,西安、咸阳,兰州,西宁,银川,乌鲁木齐市。
另外,根据《2019年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》要求,今年,长沙将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,实现全市633个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,同时,区县(市)要引导居民按照“干湿分类为主、四分类为辅”的原则,根据设施设备情况准确投放。
干湿分类主要是要求将厨余垃圾与其他干垃圾分开投放,而四分类法则是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、湿垃圾、有害垃圾和干垃圾四类进行收集、运输和处置。
而且据长沙垃圾分类推进时间表,10月底前全市将实现所有社区和单位垃圾分类全面覆盖到位。
长沙八方小区从6月上旬就开始试点推行垃圾干湿分类,各楼栋前都摆放好了一绿两灰三个垃圾桶。
有记者翻开垃圾桶发现,垃圾袋上竟然还贴有二维码,扫描后显示一串数字。
据介绍,社区分别为干湿垃圾分类专用袋制作了专用二维码,社区300名“垃圾督导员”在“敲门行动”时,督导员为垃圾袋贴上二维码,并让居民扫描注册,这样一来,每一户的垃圾袋都有了“身份证”,实现了“一户一码”,既方便追溯每袋垃圾的身份信息,也能通过大数据,分析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并进行科学纠正。
只要居民做好了分类,即可通过二维码得到相应积分,当积分累积到一定数额,居民便可到物业兑换垃圾袋、洗衣粉等生活用品。
干湿垃圾分类误区:
误区一:厕纸也是纸,可以回收
可回收的废纸主要包括报纸、期刊、图书、各种包装纸等(污染严重的纸除外)。在一般的认知中,厕纸属于纸张,是可回收的。但实际上,厕纸遇水即溶,不算可回收的“纸张”。类似的还有餐巾纸、厨房用纸等,也不可回收,都属于“干垃圾”。
误区二:干的纸尿裤是干垃圾,湿的是湿垃圾
不论纸尿裤湿不湿,纸尿裤都是干垃圾!因为干垃圾、湿垃圾并不是根据含水量来区分的,湿垃圾是指日常生活产生的容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,干垃圾是指除有害垃圾、可回收物、湿垃圾以外的其他废弃物。类似的还有餐巾纸、湿纸巾、卫生间用纸等。
误区三:大骨头从厨房来,属于湿垃圾
事实上,大骨头因为“难腐蚀”且“质地坚硬不易粉碎易损坏湿垃圾末端处理设备”而被列入“干垃圾”,类似的还有榴莲壳、椰子壳等,这些都属于干垃圾。但鸡骨、鱼骨、玉米棒、苹果核等较软“易腐蚀”,属于“湿垃圾”。
误区四:将湿垃圾装袋子后,直接扔进垃圾桶
常用的塑料袋,即使是可以降解的,也远比湿垃圾更难腐蚀。此外装过湿垃圾的塑料袋沾有各类污迹,因此正确做法是先破袋,将湿垃圾倒入“湿垃圾”桶中,再把袋子扔进“干垃圾”桶中。
误区五:过期食品连带包装物一起丢进垃圾桶
过期食品,比如一包受潮过期的瓜子,连带包装物一起丢进垃圾桶?这样做显然不妥!因为瓜子容易腐烂,属于湿垃圾,而包装物(如塑料包装袋),属于干垃圾,所以正确做法是将瓜子投放到湿垃圾的收集容器,塑料包装袋投放到干垃圾的收集容器中。